国家能源局主管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主办
您的位置> 首页->中电头条

重走长征路丨华能:薪火相传长征路

来源: 中国电力报      日期:16.10.26      

  薪火相传长征路

  ———中国华能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巡礼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陆文辉 通讯员 陈龙 张艳燕

  80年时光很短,置于宇宙百亿年生命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80年时光很长,足以让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82年前,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从江西走出,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救亡图存之路。他们一路向西再往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行程共计两万五千里。最后,成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0年沧海桑田,昔日一穷二白之中国早已今非昔比。长征胜利的革命火种,点燃了中国今日之希望。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启动“薪火相传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从江西出发,沿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足迹,探访长征印记,追寻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代代延续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征过程中,也诞生了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为核心的长征精神。

  华能以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为使命,企业精神包含了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敬业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这些恰恰与“长征精神”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迈向复兴的伟大长征并未结束,红色企业行进在新长征路上。在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长征进程中,需要在不忘初心中激发信仰伟力,需要在继续赶考中保持奋斗动力,需要在振奋精神中激发中国力量。

  摊开华能产业布局图可以发现,从红军长征出发点江西到红军最后落脚点陕西,星罗棋布地分布   着华能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华能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一代代华能人薪火相传,继承并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攻坚克难、吃苦耐劳的创业史。

  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也是长征出发地。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华能人朴素的心愿。

  2008年,我国华中地区遭遇百年不遇冰雪灾害,华能瑞金电厂建设者们克服设备无法正常交货、工期一再滞后的困难,仅用了19个月时间,建成了首座国产30万等级超临界机组,填补了国内发电行业的空白,也改写了赣南地区电网无电源支撑的历史。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在华能井冈山电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与华能的企业精神,早已被潜移默化成了一份“初心”,并深深植根于每一名员工的血脉之间。

  大韭菜坪地处毕节市赫章县,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此地,这里也坐落着华能新能源贵   州分公司大韭菜坪风电场。如今,80年前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地印刻在了高山风场这群“90后”身上。

  在红军长征两渡乌江中的乌江发源地,是华能乌江源风电场。“小时候总听村里的老红军讲当年革命的故事,现在工作了才发现,长征精神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今年7月份参加工作的唐华表示。

  四川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里程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遭遇困难、经受考验最严酷的省份。现如今,这里是华能水电产业布局重镇。

  巍巍大凉山,群山莽莽,丛林密布,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人类活动的禁区。

  80余年前,红军长征从此经过,踏上北上之路。2014年,一群手持木棍、镰刀的建设者来到了这里。当他们来到会理的时候,通往风场厂址的道路都没有,勘测人员翻山越岭,一步一个脚印,为风电场选好了最佳“落脚地”。

  经久风霜,杨帅黝黑的脸上,多了几分刚毅。27岁的他已是华能新能源四川公司会理风电场的场长,手下的兵不多,但是他们责任重大。回忆起会理风电场的建设,他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满腔的热情。

  对于他们而言,被蚂蟥咬、揣个馒头出门干一天活、一个月不下山……这样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杨帅自称这群“小伙伴”是新长征路上的“红军”,在2014年工作的涂越贞看来,长征是一种信仰,支撑并激励着他们攻坚克难。

  夹金山、泸定桥、大渡河……一个个长征史上耳熟能详而惊心动魄的名字。1990年,为支持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华能敢为人先,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设太平驿水电站。26年来,华能在四川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建起了19座水电站,为祖国建设输送绿色能源,为革命老区带去了光明和希望。

  “当你在90米高的风机之顶俯瞰山川之时,就会明白所谓偏远的山区也是别有一番景致。”苦吃多了以后,新能源陕西公司沈口子风电场值长李一阳身上多了几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奉献:人民利益高于天

  山路盘旋,车辆几乎冲下悬崖,又在尽头拐弯冲上,向上盘去。车辆贴着山崖行进,路的另一边,是万丈悬崖,山脚下,大渡河如同一条白练,奔腾远去,一团团云气从山谷间腾起,云气稀薄之处,露出青黛的山头。

  在连续拐弯23个弯道以后,我们来到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黄草坪村。山腰之间,一排排白色小楼掩映在苹果树之间,使人仿佛来到一片世外桃源。数年之前,“世外桃源”这个词对黄草坪村民而言意味着苦难的生活。

  苹果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山上山下货物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一个精壮劳动力一天山上山下往返两次,每次能背100来斤苹果。”该村村支书李春明介绍。

  2014年,在华能康定公司支持下,黄草坪村修建了2.6公里的下山水泥路,人员物资往返靠人背马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车车的苹果运送下山,成为该村村民创收的主要来源。2015年,该村苹果收入达300余万元。

  纵览红军长征路线不难发现,红军长征走过的都是偏僻、险峻、苦寒的人迹罕至之地。数十年来,华能人也沿着红军长征路线,扎根大山深处、扎营大江之畔,以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点亮偏远山区希望之光,只为那个朴素的愿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对于华能人而言,奉献是一种承诺。

  1965年,毛主席重回江西,面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红土地,看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现状后,作出庄严承诺:要给井冈山人民送一颗“小太阳”。为了“小太阳”能在这块红土地上早日升起,华能秉承回报老区的“红色”理念在江西投资建成了第一家“红色”电厂———华能井冈山电厂,2008年,华能瑞金电厂建成投产,该电厂作为江西南部唯一大型电源支撑点,为老区近1000万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实现了毛主席当年重上井冈山的夙愿。

  对于华能人而言,奉献是一种使命。

  “甘肃很多地方的扶贫,最需要的就是修路。”华家岭风电公司总工程师王景龙说,华家岭所在通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8月1日,华家岭乡新站村村民为风场送来了一面锦旗——— “心系百姓献真情,修路助村解民忧”,就是因为华能投资500多   万修好了他们泥泞不堪的乡镇街道。作为进驻当地的第一个中央企业,华家岭公司践行华能“三色公司”使命,发展中不忘百姓,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百姓们直说,从没见过这样的企业。

  “既然把项目放到了这里,我们就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把项目建设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这里的群众早受益,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华能延安电厂筹建处员工表示。

  “冬日里来满雪山,照金来了刘志丹,星星之火被点燃,领导群众打江山。”这首《北上照金当红军》的歌曲在陕西铜川照金一直传唱至今。上世纪30年代起,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军在照金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为助推老区发展,2007年底,中国华能在西北地区全资建设的第一个电厂———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建成投产,这也成为中国华能对革命圣地能源发展的承诺。

  对于华能人而言,奉献是一种责任。

  1997年,华能四川公司以“稳藏兴康”的政治责任感,翻越二郎山、迈过泸定桥,进入甘孜州开发瓦斯河流域冷竹关、小天都电站,成为第一家进入藏区的央企,华能人受到了甘孜人民 “像当年欢迎18军进藏一样”的热烈欢迎。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夹金山,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在夹金山脚下,是华能硗碛水电站所在地。在硗碛电站建设过程中,华能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具有藏族风情特色的新硗碛场镇以及配套设施,投资150多万元打造“神木垒”原生态风景区,助力当地发掘旅游资源,使80%的原住民从事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产业。硗碛电站移民藏乓动情的说:“华能建电站,至少把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向前推进了20~30年。”硗碛水电站建设因此被中央电视台誉为 “长征路上的富民工程”。

  对于华能人而言,奉献是一种追求。像大韭菜坪、乌江源这样的风电项目,华能在贵州一共有15个。乌江源风电场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威宁,这附近的村民见到华能人总是格外热情。他们说,是华能修建的这些道路让他们的农耕机械开到了大山里来,以前只能双手进行的劳作现在也变得机械化了。不仅是在乌江源,华能在贵州这些风电项目上所修建的道路,自然而言都成为了老区人民的致富路。

  对于华能人而言,奉献是一种和谐。在四川,由于会理风电场的建设,修建了进山公路,公路建设期间,世代受交通制约的彝族同胞来到工地,跪倒在地上喊道:“谢谢你们啊!”如今,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开始迁居到公路边,一栋栋小楼陆续矗立起来,他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

  面对经济新常态、电改新形势、产能过剩新特点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局面,发电企业发展中遇到了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想过去没想的办法,制定过去没采取的措施,做过去没做过的工作。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精神的力量。

  从江西到陕西,不论是火电还是新能源,不论是50后还是90后,不论是身在城市还是奋战在偏远山区……我们欣喜而又感动地发现,一代代华能人继承并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实践并丰富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前行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困难,会出现无助,也会陷入迷茫,但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使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始终不忘初心,重拾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决心,继续铿锵前行。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附件: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bet365网站是多少的稿件,版权均归bet365网站是多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retrodevision.com

相关新闻